佛教神祇略传 第六函033--039

卷之033 除盖障菩萨

除盖障菩萨,又称除一切盖障菩萨、降伏一切障碍菩萨、弃诸阴盖菩萨、止诸藏,佛教八大菩萨之一,密教胎藏界坛城(曼荼罗)除盖障院之主尊,密号为离恼金刚。

除盖障菩萨大悲愿力,除尽众生一切心垢障碍,开明具如来净眼。障乃众生内心尘垢,盖障即形形色色之烦恼,为贪欲、瞋恚、睡眠、掉悔、怀疑五盖,此五种障碍能覆盖心性光明。

除盖障菩萨中尊于胎藏界曼陀罗十三大院之第八院,其环列除疑盖菩萨、施一切无畏菩萨、除一切恶趣菩萨、救意慧菩萨、悲念菩萨、慈起菩萨、除一切热恼菩萨、不可思议慧菩萨八尊菩萨。天王佛言:“是离意女,在文殊前九十六亿百千俱胝阿僧祇劫,遵修道行,后劝文殊令发道意。此女所化如文殊等,东方世界如恒河沙,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所证无量三昧定力圣慧,文殊菩萨所莫能及,十方无量诸佛,皆从其开化。除盖障菩萨与弥勒菩萨、普贤菩萨和文殊菩萨被尊为“佛身四德”。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卷一云:“除一切盖障菩萨者,谓障为众生种种心垢,能翳如来净眼,不能开明,若以无分别法,灭诸戏论,如云雾消除日轮显照,故曰除障碍。”

卷之034 无尽意菩萨

无尽意菩萨,又称无尽慧菩萨,无量意菩萨,罗度无尽尊者,东方净琉璃世界药师如来所八大菩萨之一,密教金刚界曼荼罗三昧耶会外坛北方五尊中西端之菩萨,五百罗汉之五十三,贤劫十六尊之一。

无尽意菩萨乃使舍利弗见不眴世界之普贤如来,而入佛土三昧,合掌遥礼彼佛,散微妙华供养之。无尽意者乃依其功德而安立,从世界、众生、悲愿三方面而言,娑婆世界无穷无尽之大,无量无边尘绕绕,佛经称之无尽世界,此世界中,娑婆世界之南赡部洲只是世界的一小部分,其人已达万万之众。与人类共存者有此世界,还有他世界、无量诸世界,众生无尽业茫茫。每个世界之众生皆如此,故曰众生无尽。无尽意菩萨运其智慧,观其世界,发现有无尽世界。无尽世界中,有无尽众生活动。一处有一处世界之众生。爱河无底而浪滔滔,不只人类,畜类也同样执著于爱,在六道轮回中畜生道淫YU异常之重。爱河浪滔滔而无底,越陷越深,越深越沉。无尽意菩萨不忍无穷尽的众生,长期受诸苦恼,从内心深处,发愿度无尽世界中的无尽众生,令无尽众生成佛,而后自己方成佛。

卷之035 伽蓝菩萨

伽蓝菩萨,伽蓝土地的守护神,或曰拥护佛法之诸天善神。

伽蓝,梵语全译为“僧伽蓝摩”,又作僧伽蓝。僧伽,意为众,有无诤之地内涵;蓝摩,意为园。合意译为众园、僧园、僧院,众僧所居之园林。因佛教早期并没寺院建筑,僧团皆居于林野,故称僧众所居之地为蓝摩。后转称僧侣所居之寺院。后随寺院逐步建立起来,伽蓝成为佛教寺院、堂舍之代称。其护持寺院的之神护法,称之为伽

(本章未完,请翻页)

蓝神,亦称伽蓝菩萨、伽蓝尊者。

佛教伽蓝神乃保护伽蓝之神,《七佛八菩萨大陀罗尼神咒经》中曰伽蓝保护神有十八位,分别是:美音、梵音、天鼓、叹妙、叹美、摩妙、雷音、师子、妙叹、梵响、人音、佛奴、颂德、广目、妙眼、彻听、彻视、遍视。在其十八伽蓝保护神中,以伽蓝菩萨关公具有代表性。《释氏要览》云:“寺院既有十八神护,居住之者,亦宜自励,不得怠惰为非,恐招现报耳。”

关公(?—公元220年),姓关,名羽,字云长,本字长生 ,河东郡解县(今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解州镇)人,东汉末年名将。逐孙权所置长沙、零陵、桂阳三郡长吏。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拜为前将军,围攻曹操将征南将军曹仁于樊城,时值汉水泛滥,左将军于禁所督七军皆被淹没,又斩将军庞德,自许(今河南许昌)以南往往遥应,威震华夏。关羽以刚正不阿著称,后在北攻曹魏时被孙权杀害,民间信仰将关羽奉之为神,尊称其为“关公”,用来驱逐危险。佛教融合民间信仰,将关公作为崇拜之神祇,称为“伽蓝菩萨”。据说关公求得三皈五戒,皈依佛陀,誓愿永远为佛教护法。

卷之036 救脱菩萨

救脱菩萨,东方净琉璃世界八大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世音菩萨、金刚手菩萨、虚空藏菩萨、地藏菩萨、弥勒菩萨、除盖障菩萨)之四。救脱乃救苦救难,助人解脱一切之痛苦与灾难。

佛教将人类劫数分为三个阶段,正法时期极短,佛在世之时候;佛过世后,佛像与经典仍在,曰像法时期。

佛说在像法时期,未来时代,人类文明进化将之飞跃性发展,伴之而来的是各种各种痛苦和疾病。救脱菩萨曰末劫时,病越来越多,长病羸瘦。欲脱病苦,当为其人,七日七夜,受持八分斋戒;应以饮食,及馀资具,随力所办,供养苾刍僧;昼夜六时,礼拜行道;供养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读诵此经四十九遍;然四十九灯;造彼如来形像七躯,一一像前,各置七灯,一一灯量,大如车轮,乃至四十九日,光明不绝;造五色彩幡,长四十九搩手;应放杂类众生,至四十九,可得过度危厄之难,不为诸横恶鬼所持。当然在科学尚未发达时期,人们想去痛消灾只能依赖精神世界之希望寄托,无可厚非。

卷之037 宝檀华菩萨

宝檀华菩萨,东方净琉璃世界八大菩萨之一。跣足立于莲台,面相丰圆,头戴花蔓冠,袒上身,披云肩,臂上戴膀圈,胸、膝上饰璎珞,帔帛横过腹膝两道。项后均有圆形头光。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记载,宝檀华菩萨菩萨在因地和果地都修学六波罗蜜多。一、布施波罗蜜,以财布、体力、劳力、利益布施于波罗蜜多众生。修布施可治悭吝贪爱烦恼,能施与众生利乐。二、尸波罗蜜,菩萨由修一切戒法和善法,能断身口意一切恶业。三、忍辱波罗蜜,为大众利益,忍受毁骂、饥寒、打击等,以及苦,断除瞋恚烦恼。四

(本章未完,请翻页)

、精进波罗蜜,不懈努力,不断进步。由修精进,能对治懈怠,成就一切善法。五、禅定波罗蜜,修习禅定,心有定力,不为外界而动。六、般若波罗蜜,世间一切妙法皆为智慧。不离于善根、慈悲而行般若。若离于善根、慈悲而行般若,即非般若波罗蜜,不能至彼岸故。菩萨不离菩提心而行般若。若离菩提心而行般若,即非佛法,为魔行故。

卷之038 骑鹿罗汉

骑鹿罗汉,又译称宾头卢、坐鹿罗汉、宾头卢尊者、宾头卢·颇罗堕、宾头卢颇罗堕誓、宾度罗拔啰堕舍、宾头卢突罗阇,释迦牟尼佛之弟子,佛教十八罗汉之首。

骑鹿罗汉,姓颇罗堕,名宾头卢,婆罗门十八种姓之一,婆罗门望族。《付法藏因缘经》曰“尊者眉发秀白,身体相好,如辟支佛。”童颜鹤发,眉毛拖地;不甘寂寞,常作游戏,声如狮吼,降服外道,护持正法。骑鹿罗汉本为古印度优陀延国大臣,权倾朝野,忽发心为僧。优陀延国王亲请回转为官,骑鹿罗汉怕国王啰唆,遂遁入深山修行。一日皇宫前出现一骑鹿和尚,国王亲迎入宫,言国家虚位以待。骑鹿罗汉于国王面前说明各种欲念之厌,国王得悟,禅位太子,随骑鹿罗汉皈依佛门。《十诵律》现代汉语云,时释迦在王舍城,有外道树担居士,把栴檀钵高高悬起,声言若有沙门婆罗门能不用梯杖取下此钵,钵便归其所有。骑鹿罗即入于禅定,以神通力腾起空中,取下栴檀钵。佛陀知悉后,责备他不该在未受大戒之人面前卖弄神通,就将他摒出阎浮提,命其去瞿陀尼洲,教化那儿的男女信众。后佛陀记骑鹿罗汉为狮吼第一。又因不涅槃为末法时期众生作大福田,又称为福田第一。相传罗汉本为佛教小乘追求的终极目标,但在佛祖释迦牟尼规劝鼓励下,所有罗汉们纷纷回小向大,“往世不涅”,帮助维护大乘佛教,故在大乘佛教里罗汉们也有了他们新的地位和作为。

卷之039 欢喜罗汉

欢喜罗汉,又称喜庆罗汉、迦诺迦代蹉尊者,古印度精通论(阿毗达磨)藏或论释佛教经义之论师之一,佛教十八罗汉第二位。唐玄奘 《大唐西域记·秣底补罗国》云:“惟论师雅量清高,抑扬大义,方欲挫异部,立本宗业也,如何降年不永!”

论师要具备佛学之演说家及雄辩家之才能,曾有人问其何为做喜,欢喜罗汉释曰:由听觉、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而感到快乐之喜。又问:“何谓之高庆?”答曰:“不由耳眼口鼻手所感觉的快乐,就是高庆。例如诚如向佛,心觉佛在,即感快乐。”罗汉,阿罗汉之简称,意译为:一说可帮人除去生活中之一切烦恼;二说可接受天地间人天供养;三说可帮人不再受轮回之苦。即杀贼、应供、无生,是佛陀得道弟子修证最高的果位。欢喜罗汉在演说时常带笑容,以喜庆而闻名遐迩。妖魔除尽、玉宇澄清,扬手欢庆、心花怒放乃欢喜罗汉之写照。其造像多突出笑容,双耳耳垂较大,有耳环装饰。身披僧衣,手口呈演讲时并用之态。

(本章完)

推荐阅读:

重生从卖盒饭开始走上人生巅峰路过而已 我们反派才不想当踏脚石凌霄 天谴 联盟之星际时代 楚阁 白四爷,夫人到处说你不做人花花大人呀 绝世狂婿 无限吞噬进化从一只猫开始 酒神的后裔 异世界荒野挑战 变成人鱼被养了 幸孕逼婚:Boss宠妻上瘾 李明宇沈子昂 那些年我们一起睡过的棺材 快穿之虐渣专业户 带着装甲来到异界 腹黑呆萌宝:鬼王的小宠妃 反派:我摆烂后,剧情崩掉了顾千流 撩爱上瘾:陆爷,你个妻控 爱上狐妖的忍者 霍格沃茨之巫师至上 穿成萌娃去流放?不怕,我把皇宫抄空了! 攻略青楼乐师的那些年 李月白老南北 星空武皇 沐云姝容九思 遮天之九世成仙 [网王]主上,淡定 三国之江山无限 修仙:从暮年开始发迹 时尚圈恶女教典 千亿盛宠:大叔,吻慢点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