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八零知青不回城

可怜的陈立恒不开按捺不住,躺上床了还自我暴露。他忘了田蓝同志是个急性子,知道他会做电视机,还能让他安生睡觉吗?

现在没元件,那先把电路图画出来呀。赶紧画,趁着脑袋里还有印象,立刻落在纸上,省得到时候忘光了。

电视机如此结构复杂的东西,可由不得一点儿差错。

陈立恒没办法,大冷的天还得爬起床,点亮煤油灯,开始画图。

田蓝虽然是农学出身,但好歹也学过理工科,不至于连电路图纸都看不懂。她凑在旁边陪着,不时问一句原理。

但不得不说,电路原理图这种东西比做农学实验无聊多了。她一开始精神抖擞,随着时间推移,眼皮越来越沉。她试图用喝水吃东西的方式抵抗困意,然而上下眼皮之间的吸引力就好像磁铁的异性相吸,是人类无法抗拒的。

不知道啥时候,田蓝就躺在床上呼呼大睡了。

等到她再爬起床,外面的天都亮了。

陈立恒挑水回家,看她起床便招呼:“吃饭吧,我看咸鸭蛋差不多应该腌好了吧。”

腌咸蛋这事儿,他和田蓝都不擅长,完全处于碰运气的状态。要是鸭蛋腌的刚刚好,能够戳到黄油,两人都会像中大奖一样高兴。

田蓝赶紧收拾桌子,眼睛暼到桌上的蜡烛,她愣了一下:“煤油灯没油了吗?”www.pdske.com 西瓜小说网

陈立恒随口答应:“没了。我今天去供销社买点。”

田蓝抬头看他:“你昨晚到底什么时候睡觉的?”

她记得点油灯的时候,里面的油还没少到那份上。

陈立恒将挑来的水倒进缸里,漫不经心道:“也不是很晚,就点了一会儿蜡烛。”

田蓝信了他的邪:“烧了这么一大截,还叫点了一会儿?你到底睡没睡?不行,你马上吃饭,吃过饭就上床睡觉。”

陈立恒无奈:“没这么夸张,打仗的时候三天三夜急行军也是有的。这才多点时间?”

田蓝直接来呵呵糊他的脸:“那会儿你什么年纪,现在你又是什么年纪?你还以为你是小伙子呢!”

陈立恒认真地看了她一眼,满脸认真:“我是不是小伙子?你不是最清楚吗?”

田蓝倒吸一口凉气,原来你是这样的陈立恒,我还以为你是正经人呢。

老陈同志无辜的很:“我本来就是说正经事啊。”

他的表情实在太过于正气凛然,以至于田蓝都以为自己想歪了,只能悻悻地瞪他一眼:“赶紧吃饭吧,小伙子也要睡觉。”

陈立恒一本正经:“那谢谢田蓝同志的肯定啊。”

田蓝一口气差点没喘过来,呸!亏她以为他是正经人。

陈立恒坚决不肯上床睡回笼觉。过了睡觉的点,你让他睡他也睡不着。还不如上午干活,等中午吃过饭,睡意袭来,再好好补一觉。

田蓝到底心疼他,将咸鸭蛋的蛋黄全都拨到了他碗里。今天他们运气好,捞出来的咸鸭蛋尤其好,筷子一戳下去,红油立刻冒出来,蛋黄通红。

自己腌的鸭蛋,当然没用苏丹红,所以这是纯正的鸭蛋本色。

田蓝都骄傲了:“这比高邮咸鸭蛋都不差。”

陈立恒哪肯自己一个人独占蛋黄,又回拨给她:“分点蛋白给我,我喜欢吃蛋白。”

田蓝瞪他:“行了吧你,咸鸭蛋的蛋白有什么好吃的?”

她记得上大学时,她有食品专业的同学,课堂作业就是腌咸鸭蛋,大家为了消耗咸蛋白,可是百宝耍尽,弄出了一堆黑暗料理。

陈立恒却笑:“它咸,下饭!”

就他歪理多。

吃过饭,两人收拾完碗筷,各自去干活。

陈立恒要拿着他奋战一夜的图纸去找吴师傅,好跟对方打听城里什么地方有卖电视机零部件的。他能组装,可没法子自己造零件。

现在厂房还没建起来,加上原料有限,田蓝暂时没办法大规模从庄稼秸秆里提取淀粉。不过她也没闲着,而是趁着天气渐渐回暖,开始在树林底下种草药。

前段时间,英子她妈领着好几位婶子帮忙,乡村里东边那片树林底下的地给开垦了出来。这回陈立恒去城里帮她弄来了柴胡种子,她准备把这一片林地都种上柴胡。

田蓝之所以选择林下种植模式,一方面是不想占用耕地,影响农业生产。

现在的大趋势还是以粮为纲。他们知青点分到的耕田已经都种上大棚蔬菜了,如果再用大队的农田种草药,简直是在挑战广大社员同志的神经。

所谓肚里有粮,心中不慌。毕竟大家生病了不吃药未必会完蛋,饿肚子了不吃饭那真会饿死人的。

另一方面则是出于药材品质的考虑。

随着大面积开荒,以及广泛挖掘中草药,现在野生的中药材已经越来越少,完全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必须得依靠人工种植才能填补空缺。

可大田种植的草药,不管你怎么精心管理,它还是会跟大棚蔬菜似的,总归缺了那个味。蔬菜倒还好,营养成分不少就行,手感差点总比没得吃强。但药材不行啊,药性不足,久经考验的经典方子开出来的药,治疗效果却不好,那就要命了。

在田蓝穿越的第一个世界,她留在宁甘农场深入钻研中草药种植的小伙伴们就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经验。

比方说,在灌木较少的乔木林中以仿野生的条件种出来的中草药,药性就跟野生的差不多。

田蓝选择柴胡作为试验品种,正是因为它是自己当年小伙伴们实验的几种中药材之一。按照宁甘农场的小伙伴们的经验,柴胡的春播效果最好。而且柴胡也是这个时代主要出口创汇的中药材之一,在日韩很有市场,目前国家中药公司也大规模收购,不用她自己去跑销路,能省不少事。

她扛着锄头上山,趁着临时成立的药材小组的其他社员还没过来,她先刨出示范坑,好让大家依葫芦画瓢。

秀秀她妈率领的娘子军动作也不慢,田蓝才刨出一排坑,她们就顶着初升的太阳,肩膀扛锄头上山来了。

女社员们看田蓝刨出来的坑,全都笑开了花。

哎哟哟,别看兰花花平常能干,什么酿酒榨糖种大棚蔬菜,甚至连怎么喂猪,她都一肚子的经。但真要动手种地,她就露怯了吧。

瞧瞧这坑挖的,歪歪扭扭的,一点儿都不整齐。

田蓝挨了嘲笑,脸上却还是笑眯眯的:“大家看一看,我挖出来的这些坑像什么?”

众人七嘴八舌,这像啥?像天上的月牙呗,就是半月形。

田蓝谆谆善诱:“天上只有一个月亮啊,那这一排连起来像啥?”

大家满脸茫然,还是小云她妈先喊出声:“鱼鳞,这一排排的,就变成鱼鳞了。”

田蓝笑着点头:“没错,这个坑的名字就叫鱼鳞坑。”

女社员们满脸狐疑,十分怀疑她是张嘴就来。因为没打好种药材的档子,所以想办法找补呢。

田蓝领着大家看:“你们想想这个坑有什么好处?比方说天上下雨了,雨水是不是哗啦啦地往山下淌?山上根本留不住水?”

大西北气候干燥,干旱是制衡当地农业发展的拦路虎。每当种子播撒下去后,所有人都担心天公不作美,不能及时下雨。

“其实不仅仅是雨水少的问题,还有个重要原因就是留不住水。这好比一户人家过日子,本来挣钱就少,当家的人还大手大脚的,那是不是就会寅吃卯粮,还得倒挂账,当漏斗户啊?咱们有大队有集体还能先借粮吃,我们能问老天爷借雨水吗?肯定不成。那怎么办?必须得学会省着过日子呀。”

她伸手指着鱼鳞坑,“这一个个坑,就好比储蓄罐。只要有雨水淌下来,流进坑里,就能储存一段时间,也就方便长在坑里的中药材喝饱水了。同样的,咱们给药材用了肥料,要是没这坑挡着,到时候水一冲,肥料是不是随着水也冲跑了,药材根本吸收不到?这鱼鳞坑的用处,就是保水保肥。有了它,药材才能长得好。”

这招原先是用来在黄土高原上种树,防止水土流失用的。

后来田蓝的小伙伴们种药材时,发现这招也很好用,尤其是种柴胡,一般的种植方法可以提前4天出苗,出苗率、成苗率以及产量都高,而且长出来的柴胡品质也高。

众人恍然大悟,秀秀她妈都感慨:“兰花花,你好好考啊,你一定得考出去,上大学吃国家粮。你这样的人才,留在咱赵家沟太委屈了。”

田蓝看着对方满脸认真的模样,蓦地有种想落泪的冲动。

多好的乡亲啊,对人掏心掏肺地好,希望对方能过好日子的好。

她咧开嘴巴笑:“我一定会好好考的,等我毕业了,我还回咱赵家沟,跟大家一块儿搞建设。”

众人哈哈笑,倒不把她后面的话当真。

考上了就是大学生,就是国家干部了,就能留在城里过好日子了。回农村干啥呀?这么多年还没待够吗?真是嫌吃的苦不够多。

女社员们都经验丰富,田蓝起了个头,大家就有样学样,很快便干得有模有样。

田蓝来回走了一圈,确定大家的操作都正确后,只叮嘱了两句:“对,保持住这个状态。坑的直径半米,坑和坑之间的水平间距以及上下间距都保持一米。不用太密,太密了效果反而不好。”

她没继续挖坑,而是带着大家开始播种:“这种鱼鳞坑,直接撒播就行。等种下去之后,咱们只管坑里。坑外面的东西咱不动,让它们保持原汁原味,这样尽可能维持住野生的环境,能让柴胡的品质更好。”

她怕自己事情多,后面会忘了,又特地叮嘱的一句:“等以后柴胡结了种子,不用管它们,让它们自然脱落,这样能够扩大野生柴胡的生长面积,到时候产量和品质都能得到进一步提高。”

因为大西北春天来的晚,晚上气温还感人。所以播撒完柴胡之后,田蓝又带领大家给柴胡覆盖地膜,这样可以保水保温,促进种子萌发。

结果也邪门了,他们忙了一个白天,好不容易种完了一面山坡,都没来得及喘口气,天上居然下雨了。

大家伙儿集体懵圈,哎呦,今年的春雨来的可真早,太稀奇了。

田蓝都感慨:“早知道这样,咱们等下了春雨再盖地膜呀。”

女社员们都笑死了,合该她们没偷懒的命。

得,好好下一场吧,下得透透的。等明天再开坑就轻省多了,连水都不用浇,就能直接撒种子。

大家赶紧下山,生怕身上湿透了。

现在天还冷呢,人人身上都穿着棉袄。而家家户户都不宽裕,即便像秀秀妈这样大队干部的家属,也就只有一件棉袄能出门。要是淋透了,晚上又烤不干,明天可没衣服穿了。

田蓝也急着跑回知青点,赶紧烧火做饭。

玉米面是早上就开始醒的,这会儿发好了,刚好可以摊饼。玉米饼摊好了松软香甜,吃在胃里特别舒服。

田蓝又炒了个韭菜霉豆渣,虽然油水少,近乎于干煎的霉豆渣,但炒好了之后还是香喷喷的,正好可以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

她把菜端上桌,再看窗外,天已经黑黢黢的,外面却只有淅淅沥沥的雨声。

陈立恒还没回来。

这家伙,该不是下雨了走不了,被迫留在公社了吧?

唉,连个电话机都没有,想问一声也不行。

此时此刻,陈立恒的确人在公社,不过他不是因为没伞。就算没伞,斗笠和蓑衣都是乡下人家家户户都有的装备。

他留下来是因为他见识到了另一个世界。

今天吃过早饭,陈立恒就上公社的农机维修站,拿着图纸给吴师傅看,想让他帮忙找找哪里能买这些零部件。

吴师傅也搞不清楚,因为别看他跟王会计都端公家饭碗,他家可没电视机。

他琢磨了半天,感觉应该有,最好去电视机厂问问,他们肯定有门路。

陈立恒有些无奈:“你知道电视机厂在哪儿吗?”

吴师傅还是茫然:“不清楚。”

他甚至不敢肯定省城到底有没有电视机厂。他活了半辈子,也就是当上劳模,绑着大红花去京中接受表彰时,才头回瞧见电视机。

哎呀呀,他当时可吓得不轻,甚至怀疑那小匣子里头装着小人,专门演戏给他们看。

后来负责接他的同志,让他们想成缩小版的电影,他才勉强理解电视机是咋回事。

可他对电视的了解也就仅限于此了,更多的,恕他爱莫能助。

陈立恒只好放弃:“叔,你还是好好装拖拉机吧。等咱们卖出拖拉机了,我去黑市上问问。”

计划经济时代,所有的紧俏物资都能在黑市上搞到。想当年,他也算社会秩序维护者之一。没想到现在,他居然主动□□市的主意了。可见真是此一时彼一时。

陈立恒难掩失落,转身出了维修站的门。

在大门口,他差点迎头撞上唐老师,吓得他赶紧跟人道歉,就积极表态:“我跟兰花花都在学习,昨晚我们熬到三更半夜才睡觉。”

唐老师却摆摆手,示意他:“你刚才那个图纸给我看一下。”

他不是来抓陈立恒搞学习的,他才懒得管这些事呢。

学不学,是学生自己的事。都这么大的人了,还搞不清楚自己未来在哪里。旁人能操啥闲心?

他跑到农机维修站来,纯粹是出于好奇。好奇在这春风吹拂的日子里,这古老的仿佛时间不会流动的公社到底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居然开始有农机维修站了,也不看看整个公社到底有几台农机能维修。

他承认自己带着隐晦的看热闹的心态,结果人一过来,就叫大会堂里热火朝天的场景给震撼住了。

叮叮咚咚声不断,所有人都忙个不停。有人来回传递工具,有人埋头敲敲打打,还有人跟在师傅后面问东问西。

大家都全神贯注做自己的事,甚至没有意识到客人的拜访。

他看呆了,他已经很久没看过这种场面了,这热火朝天的生产场景。

对,农业生产同样很震撼。尤其是农忙时节,万镰开割,刷刷刷的,极富有劳动节奏的美。

可他的专业他的兴趣注定了,他对工业生产场景更加感兴趣。

他没想到,在他近乎于枯萎的人生走向末期的时候,他居然能够在破旧的公社简陋的车间里,看到他暌违已久的生产画面。

唐老师看醉了,久久舍不得离开。后来陈立恒过来找人问事时,他也没挪动脚步,就顺带着听了一耳朵电视机的事。

陈立恒不打算瞒着人,听他说想看图纸,就直接将图纸递了过去,主动解释:“我们想搞个电视大学,让更多的人可以学到知识技术。但我们找不到门路弄电视机,就打算自己做一个。”

陈立恒本着有枣没枣打三杆的原则,又随口问,“唐老师,你知道哪里能买到这些零件吗?”

唐老师没回答他的问题,只认真看他画的图纸。

电视机的电路显示图其实挺复杂的,因为要标注出所有电线的走向和零件所在的位置。

这一张图,用今天早上田蓝看到时地话来说,就是比迷宫还复杂。

唐老师眼睛上下左右扫了一遍,手指着一处道:“这边画错了吧?线的位置不对。”

陈立恒大吃一惊:“您知道电视机的电路图?”

这里他的确画错了,估计是昨晚太困了,手滑了。

唐老师不以为意:“那有什么好稀奇的?电视机的原理就那样,掌握了原理,再多动手练练,就能装起来了。”

陈立恒心念微动,半开玩笑半认真道:“唐老师,你应该已经自己装好电视机了吧?”

没想到唐老师居然没否认,直接点点头:“是有一台小电视,我花了三个月装起来的。”

陈立恒当场就蒙圈了,他就是随便炸一炸,居然炸出了一条大鱼。

他当机立断:“唐老师,能带我去看看你的电视吗?”

如果是以前在劳改农场时,如果换成其他人提要求,唐老师未必会搭理对方,甚至会直接推诿,说电视机已经不在了之类的。

但看着陈立恒,他却点点头:“行啊,也没啥好看的,就能收到一个中央台。”

唐老师自制的电视机果然够小,只有9寸,简直可以说是迷你电视机了。

不过他就一个人看,从来也没想过要跟其他人分享,那么9寸对他来说也够大了。

他这台电视机的外壳是用木头做的,打磨的很光滑,看上去很清爽。电源开关用的磷铜片和有机玻璃,瞧着像模像样。开关旋钮更绝,拿牙膏盖替代的,拧上去不怕打滑,十分好用。

唐老师开了电视机,画面立刻跳出了个外国人。他笑道:“这是外国电视剧,叫《大西洋底来的人》。”

陈立恒对电视剧的内容不感兴趣。虽然因为经历时代的局限性,他也没怎么看过电视剧,但他并不觉得这比电影好看到哪儿去,最多就是更方便,在自己家就能看。

他更感兴趣的是电视机呀。

小小的电视机,画面清晰,声音也能听得清清楚楚。实在太美妙了。

他双眼放光地看着唐老师:“你是怎么做到的?”

唐老师也按耐不住得意,滔滔不绝地和他分享:“当然是一点点做出来的。”

以前政治风气紧张,他做好了电视机也不敢跟别人分享。生怕一不小心又被扣上一顶特务的帽子,电视机会变成他里通国外的罪证。所以,他只能偷偷摸摸一个人看。

好在大家知道他身份特殊,也不敢多和他交往,担心沾上了说不清。所以到今天为止,陈立恒反而是第2个瞧见这台电视机的人。其他人即便晚上经过他的宿舍,听到电视机的声音,也以为他是在听广播。

唐老师关了电视,直接将电视机拆开,一点点地指给陈立恒看:“你看看,那会儿半导体还不发达,一般的电视机用的都是电子管。我这个已经是半导体和电子管的混合电路。”

陈立恒点头肯定:“你这个高级。”

他眼睛盯着显视显像管后的行输出和高压整流二极管,目光又落在后右侧的电源整流滤波元件上。这一个个小小的零部件,就像大型机器上的螺丝,支撑着整台电视机运转。

他指着变压器支架和线圈问:“这个要从哪儿买?”

唐老师解释:“都是在旧货商店买的漆包线和绝缘材料,我做了个绕线机,用它做出来的。这个真的得自己琢磨,像行输出晶体管,价格非常贵,外面还根本买不到。我在一本苏联无线电旧杂志里发现了一个线路图,他们的电视机的高频部分采用晶体管,而行和场输出部分则采用电子管。就给了我很大的启发,电子管的行输出管6P13P很好买,而且也很便宜。”

陈立恒越听越佩服,竖起大拇指夸奖:“唐老师你可真不简单。”

他这话讲真情实感。

说实在的,军工大学的学员们做出电视机不稀奇,因为他们随手可得各种仪器和材料以及实验工具。

只要他们富有专研精神,动手能力再强点。做个电视机不算难事。

但唐老师不一样啊,他身处贫瘠的乡村,而且处于被监视的状态,根本没什么趁手工具可用,甚至连零部件都只能去旧货商店淘,还无法跟别人商量解决难题,却凭借一己之力,在这孤独的乡间做出了电视机。

唐老师露出了得意的笑,甚至显出了与年龄不相符的一点天真的炫耀:“这台电视机只花了我60块哦,我用了有4年了,还是很好用。”

他的意思是自己占了大便宜。因为现在摆在商店里卖的电视机,起码得200多块。

陈立恒在心中笑,如果田蓝在这儿的话,肯定要和唐老师讨论劳动力成本问题。

花三个月时间做出来的电视机,你付出的时间和精力难道不该算成钱吗?

不过对唐老师来说,那三个月的时间如果不做电视机,估计也没什么其他事好做吧。

陈立恒笑道:“那你可真是占了大便宜,省了好多钱。你要是多做几台,那你可发财了。”

唐老师可不敢说什么发财的话题。作为一个饱经沧桑的倒霉蛋,他早就是惊弓之鸟,半点儿都不敢逾矩。

当初之所以做这台电视机,还是因为他太孤独了。他不敢和人多交流,他又希望能够看到人。电视机就成了他最好的选择。

他摆摆手,认真道:“我也不想发什么财。老九,要不是你今年就高考走了,我也不会带你看这个电视剧。你要举报我的话,那请便吧,其实我也不太在意这些事了。如果举报我,能够让你更上一层楼的话,我愿意当这块砖头。”

陈立恒哑然失笑:“你想哪去了?你可是财神爷。要说举报的话,10个我们都不够被举报的。你看我们搞的那些东西,说白了不都是为了挣钱吗?不比你这样自娱自乐性质严重多了?现在政策变了,鼓励大家劳动致富。你用自己的双手和大脑创造的财富,有什么好害怕的?”

然而唐老师有唐老师的顾虑,任何没经历过他惨淡人生的人,都没资格指责他的谨小慎微。

以他倒霉的命运,他但凡再不小心一点,也没能耐活到今天。

陈立恒劝了半天,对方也不为所动。

他实在没辙,只好只向唐老师请教技术问题。毕竟,他跟着学生做电视机的时候,情况跟现在又不尽相同。

只要不让唐老师做电视卖,技术方面的问题,他倒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尤其是购买渠道,他也一一交代清楚。

两人还就电视机该如何改进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地探讨,连饭都是胡乱吃了两包糖,还是田蓝送给唐老师当谢礼的糖。

后来要不是高复班到了上课的时候,学生过来敲宿舍门,说的意犹未尽的唐老师还舍不得出去呢。

陈立恒再抬头一看天,才发现时候不早了,外面又下起了雨。

胡长荣他们都劝他今晚干脆留在公社,大家把大礼堂的桌子拼在一起,就变成了大通铺,一块儿睡觉。

陈立恒却摇头:“算了吧,明天我还有事,得一大早就出门。”

他要去买元件啊。

唐老师的电视机太小了,一个人看能凑合,上电视大学却不成。

他得做个更大的电视机。

众人劝不过他,只好帮他找了蓑衣和斗笠,送他出门。

如此一耽搁,等陈立恒回到赵家沟时,天早就黑透了,雨也淅淅沥沥的下得愈发大起来。

田蓝听到动静,赶紧开了房门,把人迎进屋:“今天怎么到现在?事情不顺利吗?”

陈立恒叫夜雨冻得够呛,陡然进了温暖的屋子,他不由自主打了个寒战,才能说话:“还行吧,我慢慢跟你说。”

田蓝慌忙的给他倒了热水,让他喝下去顺顺气:“先不着急,你把衣服换了再说,别着凉了。”

陈立恒喝下热水,又泡了脚,这才舒服地发出一声叹息,慢慢说唐老师的事。

“真没想到,他76年的时候就自己做出了电视机。做好的当天,刚好播放主席逝世的新闻。当时他都吓死了,根本不敢提,生怕被人说他是恶毒的□□分子,在诅咒我们领袖。后来广播也开始播放新闻,他才知道那是真的。”

田蓝默然,半晌才叹了口气:“他也怪倒霉的。”

“可不是嚒。”陈立恒苦笑,“这样一个人才,本来应该在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做出多少贡献。结果却被蹉跎了这么多年。”

田蓝端了温在锅里的玉米饼子来,招呼他吃,趁机怂恿人:“好饭不怕迟,唐老师现在也就是50岁,起码还能再干20年了。往事不可追,失去的青春,现在开始抢回来。他既然有做电视机的技术,就应该发挥专长,好好把这变成一项事业。虽然他自己花了三个月,但我想啊,只要把流程规划好,步骤变成流水线作业,那么生产速度肯定能够大大提高。第1台电视机的原料成本是60块钱,咱们对外卖200块钱,不要票,应该能卖出去。那利润可是两倍还多。”

陈立恒咬了口玉米面饼子,感觉真是香。他摇头苦笑:“甭提了,唐老师已经被吓坏了,根本不肯接这一茬。”

其实没唐老师帮忙,他也能自己把电视机做出来。但他想做的事太多了啊,他还想在高考前把水泥厂给弄出来。这样加了电视机,www.youxs.org。

田蓝眼睛珠子一转,立刻有了主意:“别怕,咱们先不说卖电视机的事,就说电视大学。他的电视不是小吗?我们要做个大的。因为我们没空,所以只能委托唐老师帮忙。又因为唐老师还身负着高复班的指导任务,无法全心全意干着活。所以我们得给他找助手,让他们协助唐老师完成这项工作。”

她又强调,“可以暗示唐老师,如果他不想插手的话,直接把技术教给学生就行。后面的事就跟他没关系了。”

陈立恒笑着点头:“好,咱们公社先来个大电视机,来解决电视大学的问题。后面,其他公社应该会有样学样了。”

田蓝用力点头:“那当然了,大家都是兄弟公社,怎么能够厚此薄彼?落在别人后面呢。起码每家公社都要有台电视机吧。”

先从公社开始,然后再到各个大队。

现在赵家沟大队已经渐渐阔起来了,应该可以考虑通电的问题。其实通电的花费也不大,主要开支就是电线杆子和电线。其他大队一旦开始熬糖,估计手上也能拿出这笔钱。

从向阳公社开始,渐渐扩散到周边各个公社的大队,需要的电视机也就越来越多。到那个时候,再让做熟了手的唐老师兼任个技术顾问吧。

不用坐班,作为老师,学生上门请教问题,总不该把学生赶出门吧。

陈立恒越说越乐呵,伸手拍床板:“很好,温水煮青蛙,一步步慢慢来。”

气得田蓝立刻打他的手:“你个家伙,塘里的水冻死人了,你洗床单不嫌烦啊?”

陈立恒盯着她笑:“我洗就是了,明天洗床单好不好?”

田蓝立刻推他:“滚滚滚,好好睡你的觉。不是要去买元件吗?赶紧睡觉吧。”

得,熬夜的同志就是这么没人权,躺在同一个被窝里也只能乖乖睡觉。

陈立恒唉声叹气了半天,到底没扛过睡魔的侵袭,缓缓地发出了呼噜声。

田蓝耳朵靠在他的胸口上,听他低沉的呼噜声,感受他胸膛起伏发出的震荡,感觉跟听摇篮曲似的,也渐渐进入了梦乡。

一夜好眠。

第二天,陈立恒照旧蹭车进城。到了县城,再坐一班公交,就能去城东的旧货市场。那里能淘到不少宝贝。

他没敢耽误时间,下了酒厂的车,就赶紧去坐公交。

没等他到公交站台,宋清远在后面喊他的名字:“哎,老九,你咋又跑到城里溜达了?兰花花呢?不是我批评你,即便你俩已经结婚了,你也不能每次都丢下兰花花。”

“你少扯淡,我问你,你跑酒厂来干什么?”

宋清远嘿嘿直乐,伸手捣他胸口:“到时候记得来喝喜酒啊,下个月初六,我要结婚了。我过来看能不能多要点酒。”

陈立恒连声道恭喜:“你小子可真不容易,总算没被甩了。”

“瞧你这话说的,能不能说点好听的?”

陈立恒笑道:“好听的不如好用的,下个月是吧?等着,喜糖的事儿,你们就不用愁了。”

宋清远嘿嘿直笑:“本来这事儿就归你和兰花花管。对了,你跑来干啥?还负责押货呀。”

“不是。”陈立恒没瞒他,“我准备去旧货市场淘点元件,看能不能装台电视机。”

宋清远大吃一惊,很有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意思:“你小子可以啊,当初连录音机都是我们装的,你现在连电视都会装啦?”

陈立恒白了他一眼:“这有什么难的?原理就是那些。我不跟你废话了,我得早点过去,尽可能多找些能用的零部件。”

宋清远今天调休,反正也没事做,索性缠着他:“你小子真行吗?如果你能做出来,你给我也做一台呗。我花钱买,200块钱怎么样?”

现在他生活的大院里只有一户人家有电视,每到礼拜四晚上8:00,电视机里开始播放《大西洋底来的人》,他真是抓心挠肺的难受。

因为他跟那户人家关系不好,实在不想为电视剧而折腰。可他又特别想看。

陈立恒一本正经:“我还不知道成本呢,如果贵的话,那我可不能便宜卖给你。”

宋清远看透了他丑陋的嘴脸。

自从老九一门心思挣钱开始,他就已经不是当初的老九了。

“走走走,我陪你去,我看看到底什么价。说吧,都要哪些零部件?我看我那儿有没有。”

六七十年代的知青,普遍都是无线电爱好者。手上多半攒了不少零部件,用来组装收音机用的。

陈立恒报了几个名字,说到显像管的时候,宋清远突然间一拍大腿:“哎呦,这还真有。”

陈立恒奇怪:“你买这个干啥?”

宋清远哈哈大笑:“我是说县里的百货商店有,我看见过。”

这个家伙,到今天还好好活着,只能说明大家都非常仁慈,不跟他一般见识。

不过既然县里的商店有显像管。那他们肯定得看看。不然旧货市场看他们不了解行情,宰人,旧货卖的比新货还贵怎么办?那可真亏大了。

百货商店也不远,宋清远骑着自行车过来的,直接驮陈立恒去商店里就行。

两人进门,直奔柜台,开口问售货员显像管怎么卖。

售货员正在剪指甲,倒也没不理睬他们,随口回答:“显像管啊,90块钱。”

陈立恒一听,也不再啰嗦,直接掉头走人。

没想到旁边一个干部模样的中年男人却喊住了他:“小伙子,你要买显像管吗?想干什么呀?”

陈立恒一本正经:“想做实验呗,现在都说科学技术很重要,得动手才能得出结论。”

那人点点头,到柜台后面同售货员说了两句话,售货员又开口喊陈立恒:“同志,你过来吧,这批显像管按积压商品处理,5块钱一只。”

我的妈呀,宋清远差点没当场摔到地上。90块钱变5块,那真是猪肉卖出了大白菜的价。

他结结巴巴地询问售货员:“真……真的吗?这显像管还能用吗?”

美丽的售货员送了他一个大白眼:“当然能用,是好的!就是太贵了,90块钱谁买得起?从进这批货开始,就一直摆在这里吃灰,一只都没卖出去过。”

陈立恒笑道:“不是我们不想买,实在买不起呀。90块钱呢,我们一个月才能拿多点工资呀。”

“我也觉得这价格不合理,根本就不是想卖的意思。”售货员拿了显像管给他,收下10块钱,准备找5块。

陈立恒却拦住她:“同志,我不止要一只,你们这批有多少货?我都要了。”

售货员立刻警觉:“你到底是什么人?你为什么要这么多显像管?你做实验需要多少显像管啊?”

陈立恒苦笑:“同志,你别误会,其实我是帮学校买的。我们学校做实验需要显像管,而且是大批量的显像管。我们一直找不到货源,只能满世界碰运气。你看现在学校经费那么紧张,又不能耽误学生的学习。好不容易让我碰到了便宜的显像管,我当然想包圆了。您别误会,我真不是坏人,也不敢做坏事。”

这个年头的人普遍淳朴,售货员被他的说法打动了,立刻点头答应:“没问题,这批都包圆给你了。”

陈立恒大喜过望:“那好,我马上请我同事把钱送过来。这些我都要。”

商场领导前脚刚去门口的小黑板上,用粉笔写下新处理一批积压显像管,5块钱一只,欲购从速。

后脚就有电子发烧友登门求购。

结果等他们到柜台一问,才知道自己晚了一步,显像管已经销售一空。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推荐阅读:

女装和室友网恋翻车了 航海:利姆鲁面板,建立吞噬帝国 我真不是吃软饭的啊 [综]男主是灰崎 霍爷又把小祖宗惹毛了 年代剧:我!汪新,娶妻沈大夫 农门王妃相当甜 在下是一条公狗 影后重生之总裁住隔壁 天命皆烬 星路开阔 重生之彪悍奶爸 神秘爹地是大佬 从盗墓开始寻长生 铠甲:这个拿瓦正的发邪 我的警花大人 被女神捡来的赘婿 总裁的契约妻 逍遥六界 恋爱观察日志 同学聚会:初恋成了丈母娘 综视:表哥祁同伟,和钟小艾狂飙 航海:路飞重生?我成娜美的干爹 斗破:开局奖励一亿段斗之气 盘龙之光暗 诡异:我有梦境小世界 被催婚后,我嫁给了千亿首富 重生和离后,成了暴君的心尖宠 贵妃娘娘又被六宫盛宠了 十二之缘起 红潮之下 金丝雀她很作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